天下雜誌報導指出:房價節節上漲,民眾貸款愈背愈長。根據內政部統計,十年來,平均年期從23年成長至27年。央行啟動升息,房貸族首當其衝。為了讓民眾買得起房,市面上最長有40年期房貸。這是躋身有房階級的希望,還是「窮得只剩下房」的陷阱?
房市變冷但沒降價 首購族咬牙貸40年,遇上升息划算嗎?
〔文 林麗珊 天下雜誌749期〕「沒有貸40年期我真的買不到房,」空軍軍官何以辰(化名)說,他長時間駐紮在軍營,太太和三個孩子住在高雄路竹的娘家,眼看孩子要上小學了,一家五口想搬到學區方便通勤,也讓孩子有獨立成長空間。
這不是他第一次考慮買房。8年前,新婚時,他就看中了路竹一帶的新建案,礙於自備款不足而作罷;8年過去,眼見高雄房價絲毫沒有回落的趨勢,他咬牙趕在35歲時,申請了永豐的40年期貸款,再加上近百萬信貸,終於買下人生第一棟房。
考量家裡孩子多,需要大坪數,他又長期離家,社區管理的安全性較好,最後他買在高雄三民區,屋齡9年的社區大樓,總價1300萬。
何以辰自備款只有150萬,即使房貸貸到八成三,還有70萬缺口,只好先借信貸來補。全家靠他一個人賺錢,每個月光要還給銀行的貸款本金加利息,就超過五萬多,佔家庭總收入逾三分之一,壓力不小。
40年房貸是針對自住首購族,用時間換取空間,同樣利率與月付額的條件下,拉長房貸年期十年,就可以增加將近四成購買力,也可以選擇降低每月攤還金額,保有資金運用彈性。
銀行為了控制風險,有貸款人年紀、房屋狀況的資格限制。例如星展針對長年期房貸限制貸款年期與貸款人年齡相加不得超過75歲,也就是得在35歲以前申請40年房貸。
6月打炒房,砍向貸款年限
不過,政策改變加上升息,長年期房貸現在已經不是那麼理想的買房捷徑了。
央行總裁楊金龍罕見在6月正式召開理監事會前,就先透了風聲,要針對貸款年限開刀,限縮30年以上長年期房貸資格,為房市投下震撼彈。如無意外,這會是6月第5波打炒房的措施。
影響房貸主要有三個要素:利率、貸款成數與貸款年限。央行過去四波打房都是針對貸款成數下修與寬限期限制,第五波卻開始對房貸年期開刀,讓有買房需求的人捏了把冷汗。
不過,央行已澄清,如限縮房貸年期,將只針對特定族群,包括購置高價自住宅、特定地區貸款購買第2戶以上或貸款購買第3戶以上的族群。台灣星展消費金融處長孫可基解釋,目前星展30年以上的長年期房貸,只能提供給名下沒有房產的首購族,因此預期新措施對此族群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不動產放款被緊盯,銀行縮手
央行會頻繁出手,是因為國銀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,雖然已從37.2%微幅下滑至37.1 %,但離目標35%還有距離。
金管會也配合央行,出手調整五類不動產授信的風險權數,銀行如果多做五類不動產放款,會影響資本適足率等財務指標,未來不動產放款勢必更加謹慎。
像是兆豐銀行已於2021年下半停止承作40年期房貸,面對平抑房市愈來愈嚴格的政策措施,兆豐銀今年房貸業務目標保守,只希望持平。
讓長年期房貸族更有感的是,隨升息而來的利率調升。因為年期愈長,利息就要付愈多,房貸期限多20年,試算利息多約一倍。以貸款金額1040萬元為例,利率1.5%。如果本息平均攤還,20年房貸利息總數為171萬、30年為259萬,40年房貸會加倍到350萬。
37萬人的買房臉書社團裡,長年期房貸討論度一直都很高。過去台灣長期處於低利環境,大家認為貸款很划算,還有網友建議首購族「貸愈長愈好」,互相介紹業務員、分行資訊。
但現在,清大計量財金系教授林哲群直言,習慣低利率的台灣人,不能再用過去的標準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。因為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升息,台灣還要因應輸入性通膨的壓力,「利率不可能再像過去那麼低了,未來幾年不會看到一開頭。」
3月台灣央行升息一碼後,何以辰每個月得再多還2000元房貸,今年可能還要繼續升息,雖然撐得辛苦,他還是很慶幸當初有買下手,「因為買完兩年到現在,一坪又從11萬漲到18萬了。」
房價節節上漲,讓很多40年房貸的貸款戶預期可以透過脫手,再賺一筆換新房。不過,目前房市已出現降溫的態勢。
房市轉涼,房價仍難下滑
台灣經濟研究院公布4月景氣指標中,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連續3個月下跌,下探2020年6月以來最低紀錄。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說,今年以來房市溫度1、2月還熱,3月轉溫,4、5月已開始轉涼,市場氛圍趨向保守。
而且,數據顯示成交量也開始下滑。根據台經院統計,4月五大房仲業者的成交量跌幅在5.6至13個百分點,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11.2%。
不過,營建成本居高不下,缺工、建材成本、土地成本與融資成本都持續升高,建商開價不會下滑,「今年房市景氣不會像去年量價齊揚,但首購族買氣仍在,很難反轉、衰退,」劉佩真說。
去年決定結婚買房的孔憶樺(化名),為求月付金額低,選擇40年期房貸,夫妻兩人買不下去新成屋,只敢挑低總價中古屋,最後買了汐止與五堵接壤的區域,一房一廳屋齡22年的中古屋,總價430萬,每月攤還一萬出頭,「我們完全靠自己,只能先求有個自己的空間。」
這就是剛性需求的自住購屋族的兩難,若不願為了買房影響生活品質,就得在房屋機能上妥協,長年期貸款只是提高購買力的一種便宜之計,與所得脫鉤的高房價仍然是年輕家庭的夢魘。
在高物價、貸款利息增加的壓力下,何以辰對未來打算得仔細,考慮退伍轉職民航機師,年資15年的他,可以拿到一筆豐厚的退伍金,解決燃眉之急,未來也有比較豐厚的薪資上漲空間,「因為現在幾乎是沒有存款的狀態,比較擔心突發狀況。」
超高的房屋總價仍然是沉甸甸的負擔,「如果房市像三流大學,該倒的倒一倒,是不是就能讓房價落下來?」何以辰問出了無數自住族心中的疑問,畢竟一個人的人生,可能沒辦法等到幾個房市循環。(責任編輯:曹凱婷)(天下電子報)
多數人一生中最大的支出就是買房,因此在買房之前,如何「挑選」到一間適合自己的房屋,就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了。本篇文章教你用最簡單的原則,來判斷與評估這間房屋是否適合自己,減少你在挑房與買房上的煩惱。
買房屋前的五大自我評估
買房之前可以先用以下的五項標準,評估所挑選的房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:
時機(T-timing)
房市景氣熱絡時進場買屋,準備的資金勢必提高;反之,房市景氣若是持平或冷清,倒是可以考慮進場買房。
區位(L-location)
離上班的遠近、縣市行政區、交通建設是否便利以及附近是否有學區等考慮事項。
價格(P-price)
房價可以利用內政部「實價登錄」查詢出大概的交易價格。
產品(P-product)
針對房屋的格局、坪數、樓層、廳房數、公設比、停車位等,以及建商的品牌,都是需要考量的地方。
管理(M-manage)
社區大樓管理是否上軌道,除了與居住品質息息相關外,對於房價也有一定的影響。
以上的5個步驟:T、L、P、P、M,可以視自己的情況與需求來調整與排序。以下針對這5個條件,會有再延伸的詳細說明。
買房常見Q&A
Q1驗屋自己來還是請驗屋公司?
A1買房後最重要的步驟就是「驗屋」,雖然驗屋的次數沒有限制,但是建議至少要有2次以上的驗屋動作。而驗屋的方式有以下三種:
(1)請設計師驗屋:若是房屋有請設計師裝潢,那麼大多數的設計師都會協助驗屋的程序,可以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現不易察覺的問題。
(2)請驗屋公司驗屋:驗屋公司有專業的儀器與知識,能揪出難以發現的問題,不過須花費一筆驗屋費用,以30坪的房屋來說,費用約1萬~2萬之間。
(3)自己驗屋:可以利用以下的小工具,達成初步驗屋的目的:˙手機+充電線(可檢查插座是否通電、有問題也可拍照存證)
*彈珠(檢查地板是否平衡)
*捲尺(檢查各項尺寸是否符合房契載明的規格)
*硬幣(檢查牆壁、地板是否為空心)
*肥皂(調成肥皂水後,檢查瓦斯管線是否漏氣)
*衛生紙(測試馬桶的沖水強度或有無堵塞情況)
*有色膠帶(標記於有問題的地方)
Q2車位除了「類型」外,還有哪些「性質」上的區分?
A2車位還可分為三種「性質」:
(1)法定車位:以1991年9月18日為分界,此日之前的車位有獨立權狀,可以賣給任何人;或以「公設」形式存在,只能賣給同社區的人。
1991/9/18日以後,只能以公設的形式存在,其中又分為「大公設」須每年抽籤,由大樓住戶輪流停車;「小公設」的使用權為特定住戶,當房屋買賣時,車位的所有權一併移轉,但限定為同社區房屋所有權人買賣,目前的車位形式多屬於這一種。
(2)自設車位:若以「小公設」形式存在,只能買賣給同一社區住戶;若是以「主建物」形式存在,則有獨立權狀,可以賣給不是同一大樓以外的人。
(3)獎勵車位:車位使用權必須提供「公眾」使用,換句話說外人也可以停,因此這種類型的車位使用糾紛最多,並不建議購買此類型的車位。
買房是人生的大事,而在買房之前須先瞭解沒有「完美的房子」,只有「適合自己的房子」,因此掌握上述的15項挑選原則,並配合教你的最後一招:「33原則」(3成的自備款,房貸支出不超過家庭收入的1/3),相信在挑選與買房的問題上,可以為你減輕不少的負擔。